做动漫赚钱的关键是“坚持住”,中南卡通董事长吴佳谈动漫产业破局之道
Time: On Jun 30

去年《黑神话:悟空》火爆全球;今年动画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全球票房接近160亿元,全球影史第五,离第四名《泰坦尼克号》仅一步之遥;近期又有泡泡玛特的LABUBU成为全球现象级玩偶……

一系列激动人心的事件让人看到了国产动漫的潜力,之前归于沉寂的文创基金也迅速回暖。现在国产动漫是否真到了顺风顺水的发展时机,动漫产业的发展关键是什么?近日都市快报·橙柿互动联合杭州市政协企业家联谊会走进中南卡通,与中南卡通董事长吴佳进行深入对话。


“当我们拆解一个盲盒、购买一杯联名咖啡时,消费的不仅是商品,更是IP背后的情感联结——这才是动漫产业真正的护城河。”——中南卡通董事长吴佳


做动漫赚钱在“后端”

“原创是起点,但真正的盈利在产业链后端。”中南卡通董事长吴佳直言,中国动漫行业普遍面临“前半程生存难”的困境。许多企业因无法熬过漫长的IP培育期而倒下,根源在于市场环境和盈利模式的差异。

欧美、日本凭借成熟的工业化体系和政府高额补贴(如“一部动画成本30%由政府承担”),可通过发行直接回本;但国内依赖阶段性政策扶持(如创作基金、播出奖励、出口补贴),需通过衍生品授权、跨界合作实现盈利,要想赚到钱,关键是得坚持住。

目前中南卡通已经累计17万分钟动画内容(含61部作品、3部电影),夯实了IP基础,再通过授权(如联名商品、文旅融合)释放价值。

吴佳认为,评价IP商业价值的关键要素是IP背后的积淀,“中南卡通打造IP走的迪士尼路线,从角色塑造到精神内核有一个层层沉淀的过程。”


从做内容到做平台

面对行业“两次洗牌”(每十年一轮淘汰),中南卡通主动转向平台化运营。

目前中南卡通运营全国唯一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(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),汇聚60万分钟动漫片库,为中小企业提供AI译制、版权保护、海外发行一站式服务,降低单家企业出海成本。

同时,中南卡通还承接了中国国际动漫节“商务板块”,引进俄罗斯、韩国等国际买家;联动法国昂西动画节、中国动画学会,打通中外合作渠道。吴佳透露:“我们代理海外成熟IP(如索尼旗下品牌),将海外优质资源引入国内本土化运营,同时反向输出中国内容——这是‘以市场换市场’的博弈。”



卡牌、盲盒与年轻化破圈

面对Z世代消费趋势,中南卡通积极拥抱新形态。

目前中南卡通推出了“小桃猴”盲盒及联名卡牌,入驻名创优品全球7000多家门店。吴佳认为:“卡牌满足年轻人的精神需求,本质是体验经济。问题不在商业模式,而在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,需通过场景限制(如校园禁售)而非否定业态。”

中南卡通以马来西亚国宝马来貘为原型,打造了“YIMO”玩偶,在小红书等平台已经引发广泛传播和关注,实体玩偶即将上市销售。吴佳透露,公司正在策划全年龄段电影,区别于低幼向同类作品,瞄准成人动画蓝海。


全球化表达与文化自信

“中国IP要赚全球的钱,关键是平衡本土文化与世界语言。”吴佳以《郑和下西洋》为例,该片通过“大历史+小人物”叙事覆盖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。

中南卡通正在强化“双轨出海”,内容端坚持“传统IP现代化”(如《苏东坡与杭州的故事》);渠道端依托15个海外数字贸易站点,推动中国动画登陆日本等主流市场;技术赋能文化活化,利用AI大模型译制平台实现“一秒工业化”,缩短跨文化传播时差;借区块链“版钉”平台保护全球IP资产。


转载自橙柿互动

排版 | 姚姚

初审 | 李姣

终审 | 钟书审

︿